學習之窗
黨章修正案增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意義何在?
時間:2018-01-04
來源:共產黨員網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2012 年11月29日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來的。一經提出,就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反響,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辟未來的精神旗帆。
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增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義重大而深遠。其意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是從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來認識,二是從中國共產黨肩負的歷史使命來認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了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大國,在歷史上曾長期走在世界前列。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面對苦難,中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奮起抗爭,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拯救民族危難,在歷史上譜寫了不朽的光輝詩篇。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近80年間,中國社會的各個階級、各個階層和各種政治力量都曾登上歷史舞臺,想挽救中國于危亡之中。農民階級要救國,發動太平天國起義;資產階級改良派要救國,進行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要救國,舉行辛亥革命。但是,這些斗爭都以失敗而告終。孫中山1894年成立興中會,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1905年組建同盟會。1911年領導辛亥革命推翻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但是,這個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失敗的。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1921年7月,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社會危機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產生了共產黨,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一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偉大歷史貢獻,其意義在于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偉大歷史貢獻,其意義在于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使中國人民生活富裕起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一偉大歷史貢獻,其意義在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痹谥袊伯a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充滿自信,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因此,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寫入黨章,會進一步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而奮發努力。